在“儿童友好型城市”的创建中,医院作为儿童健康保障最重要的一道防线,承载着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尊重和保障。如今在浙江温州,创建“有水准、有情感、有温度、有人文”的儿童友好医院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。
早在数年前,有着近五十年儿科渊源的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就积极探索建设儿童友好医院,乘着多院区扩容的春风,以大树参天之姿,撑起护佑浙南闽北赣东儿童身心健康的平安屏障。
用儿童视角营造舒适环境
“以一米的高度看世界。”育英儿童医院所在的鹿城院区环境改善日新月异,作为该院未来以儿童医学为主的医疗中心,整个改建从最初的规划到全面铺开的实景,充分考虑满足儿童医疗事业发展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双重要求,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。
适儿化改建按照科普故事线、引导线、儿童友好线三条脉络,从视觉上辅助营造儿童友好医疗环境服务体系架构。
原创的红贝贝(红细胞)、白小毛(白细胞)、绵绵(血小板)卡通形象组成“细胞动物园”主题科普故事线,让患儿寓教于乐中了解常见疾病医学常识和从生病到痊愈的过程。
在普通地面引导线的基础上,增加色彩鲜明、贯通到底的急诊、发热门诊快速引导线,方便患儿家庭快速捕捉就医地点、流程信息,避免徒劳的奔波。
在儿童友好线规划上,充分倡导“儿童为本”服务理念:桌椅、门窗进行圆弧形设计、儿童锁、墙角保护贴,将所有的儿童相关提示都设置在孩子平视的90-150厘米高度,便于儿童充分观察识别导视信息。
走进鹿城院区,随处装点着儿童原创画作,预检护士笑意盈盈地向患儿提供卡通图案的儿童口罩。步入焕然一新的门诊大厅,卡通形象胸章帮助患儿识别医务人员的不同身份,等候区安放色彩温和、质地柔软的等候椅,照明设备大批量换用儿童护眼灯光,墙壁和地面用卡通形象和色彩造型打造适合儿童的就诊场景。
转角来到儿童休闲游戏区和阅读区域,不时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。乘坐电梯来到儿童友好试点病房,“迷你版”儿童专用卫生间格外引人注目,避免了家长独自带异性子女如厕的尴尬。
“年轻”儿童医院的新探索
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中,医院儿科学位列全国第14位,儿童呼吸学科成为“国家临床重点专科”。近年来在医教研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,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、全省儿科医疗的前列。2022年在胎儿宫内手术、儿童四肢先天畸形矫形术、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救治、达芬奇机器人儿童微创手术等多项医疗技术取得突破进展。
每晚6时至9时30分,涵盖14个儿科分支科室,以高级职称医师为主力的“夜门诊专家天团”,克服一天的辛劳,络绎不绝地接诊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患儿,一解孩子和家长怕看病影响上学的顾虑。
医院不断推出的“无纸化”门诊、就诊无感支付、智慧医院建设、门诊和住院一站式服务、创新推广的“医后付”服务等多项举措,利用智慧医疗提升就医效率,以往儿童医院人山人海的就医瓶颈得到有效缓解。
在疫情进入常态化,儿童就医受阻的状态下,医院通过搭建综合性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儿童保健康管理平台,在云端开展日常保健指导、定期儿童系统保健、在线咨询指导、预约就诊专项服务,解决儿童及家庭的保健就诊难题。由资深护理人员组成的云护理团队,可预约上门提供居家护理。用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打通护理最后一公里。
志愿服务擦亮友好底色
儿童友好医院倡导的“儿童为本”服务理念,与志愿服务中坚持的“案主本位”相辅相成,凝练形成“育英志愿服务”模式已成为我院儿童友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。
2004年,育英志愿者团队成立,截至目前注册助医志愿者和医护志愿者6768人,总服务时长近9万小时。
助医志愿服务基地长期与12家高校及独立学院合作,吸纳以高素质大学生为主力的志愿团队,保障志愿者的可持续在岗。
医护志愿组围绕儿童“生理心理社会”的需求开展工作,依托省市级八大慈善基金会,经多年沉淀、积累,孵化进阶形成包括“宝贝不哭”术期患儿关怀陪护项目、“生命相髓”项目、大拇指工程、脊“良”正姿公益服务、“及时雨”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志愿服务等10多个专业志愿品牌项目,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温州各县市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,使众多因经济困顿患儿得到急需的治疗。
同时,成立育英儿童救助服务中心,长期运用院内外各科专家团队专业优势,设立弱势儿童救助绿色通道、以保障弱势儿童接受专门的治疗,为校园凌虐、家暴、性侵、残疾、遗弃等特殊儿童提供专项医疗救助、经济资助和心理干预,已帮助弱势儿童近万人。